4月8日下午,“逆勢啟航——泛家居品牌企業的覺醒”高端對話在世紀濱江舉行。來自陶瓷、衛浴、家具、巖板、門窗、墻布、定制、第三方平臺等行業將近20位董事長、總經理級別的嘉賓代表共同探討了疫情時代,泛家居企業如何品牌覺醒,逆勢啟航。

2022年,整個泛家居行業面臨著更加困難的局面:疫情嚴峻,經濟下行,消費低迷,材料漲價,展會取消、競爭加劇......
尤其是進入3月份,各種行業展會取消或延期了,各個地方因疫情封城或嚴控線下活動了,對處于困境中的眾多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而面對著行業洗牌浪潮的陣陣沖擊,品牌企業如何應變突圍、轉危為機,是對各企業掌舵人的重大考驗。因此,本次以逆勢啟航為主題的高端交流一開始就為各參會嘉賓所重視,大家都積極參與其中。
出席本次對話的嘉賓有:
洋和家具董事長 佛山市江西興國商會會長 邱聯和
芬芳科技董事長、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行業協會首任會長 胡大為博士
恒古巖板董事總經理 李桂生
恩牌衛浴董事長 范福榮
世紀濱江產業總經理 徐志明
資深媒體人、書法家、作家 曾星亮
諾寶瓷磚總經理 田峰剛
歐萊諾門窗總經理 鐘葉青
擇希家具總經理 陳新
濡染藝術建材總經理 謝珂
納杰建材總經理 李偉
私伙局傳媒總經理 梁源
鳳凰網(廣東)副總編 楊家兒
麥吉文化總經理 董莉
萊麗莎壁布華南總經理 關燦成
金盤獎、樂居整裝科技 戰略合作部總監 王偉
......

此外,格萊斯瓷磚、金牌衛浴、設計師百科等單位的代表也參加了活動。
本次交流活動由私伙局家居頻道主辦,世紀濱江(碧桂園)承辦,格萊斯陶瓷、共贏商科技、芬芳科技、麥吉文化協辦,佛山市健康家居材料協會指導,中國(佛山)裝配式建筑產業展組委會支持。
曾星亮作為行業公認的才子,擔任本次論壇的主持人。曾老師不僅在權威大眾媒體擔任過記者,采訪過黃建平、何新明、葉德林、林孝發、鮑杰軍等上百企業老板,還出版過《陶界首腦》、《突圍與轉型》等書籍;現又長期在博德任職,對企業文化與經營有著深度認識。可謂本次活動主持的最佳人選。

活動上,各位嘉賓分享了目前各自行業及企業發生的變化,遇到的挑戰與困難,以及自己在逆勢(大環境)中突圍的探索。

據了解,這種高端的跨界交流活動在泛家居領域仍是稀有事物,因此受到了各位參會嘉賓的認可與歡迎!

活動中,私伙局傳媒還向各位嘉賓介紹了《泛家居星探》高端視頻對話欄目的籌備情況。《泛家居星探》由私伙局傳媒出品,曾星亮老師擔任主持人,以泛家居領域優秀企業及董事長、總經理為主要訪談對象,目的是梳理成長邏輯,探究成功本源。將通過抖音、快手等主流傳播平臺進行廣泛傳播(每期數十萬以上的播放量遠超傳統行業媒體的閱讀量),并與鳳凰網(廣東)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開設專欄進行權威報道。


同時發布的還有第四屆泛家居短視頻大賽的籌備信息。今年大賽仍將堅持品牌與設計的互動,計劃將于7月啟動,詳情可另行咨詢。




論壇精華摘錄>>>
胡大為(芬芳科技)

我是華南理工大學的博士,工作將近18年,主要是研究材料的,旗下的公司基本上是跟材料有關,也有一些創新的成績,當然也做瓷磚和巖板的銷售。關于巖板,我有幾個感覺。
第一是我們生產企業跟設計、施工單位在技術上有很多脫節。比如原來我們以為巖板鋪多厚都可以,只要能打平就行。實際上鋪兩三片背景墻確實看不出問題;但是上百甚至幾百上千片鋪一起的時候,一下就看出不平整了。導致我們現在做所有工程墻體,只用6毫米厚的巖板。這個是大家沒想到的。
第二個是巖板應用方案還沒有做到極簡化。我們做的巖板櫥柜、浴室柜等等,到了終端,結果沒有專業人員安裝不了,成本又很高。我現在研究的就是巖板應用的極簡化,你既要讓客戶感受到這個東西好,又要符合現在的這個趨勢。
第三個是巖板大規模施工還很困難。巖板比較貴又容易破碎,對加工和施工的要求很高。現在巖板在終端的情況是設計師愿意用,客戶也想要,中間就卡在那里沒人施工。業內很多老板跟我交流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
第四個是巖板品質還得再提升。施工完沒有問題,一年內可能也沒有問題,但是后面只要在中間開孔,就都會出現巖板炸裂的情況。我們正在和諾貝爾研究這個問題,也有一些成果。
還有,在傳統的競爭里,中小品牌是很難與頭部品牌抗衡的,成本、資金流、品牌、營銷體系等等都沒有優勢。我們必須跳出這個圈子去競爭,我現在探索的就是開社區店做舊房翻新模式。實際上就是借這種店,把自己的產品推進去。這里面的關鍵點是組建自己的工人隊伍,打造自己的贏利模式。這個方面我們已經在做試點,效果還是不錯的,準備年內在廣佛鋪開。
李桂生(恒古巖板)
我在陶瓷行業做了30多年,最先是做木紋磚的,把木紋磚普及消費,做到了細分領域的第一,后面是做巖板的。
對于疫情三年的變化,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日子難過了。以前的日子好過,只要膽大點去做,肯定會有機會。但是現在不行了,一個是需求在下降,產能又在增加,競爭變得更加劇烈。另一個是陶瓷屬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行業,需要符合國家的政策要求,我們面臨著很大的轉型升級壓力。如果早期沒有整合好資源,形成自己在生態鏈里面的地位,那么你現在是很難生存的。現在即便是頭部企業應該都很難是吧?更何況我們只是中小企業。
在這個時候,我希望大家每個人都穩點。但是,這個穩不代表保守,而是在穩的基礎上,尋求差異化,積極創新,要想辦法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效益。剛才有嘉賓說效益才是生意的核心,大家要正確的理解,這個不是讓我們多賺點錢改善生活。一定要想我們做企業最終的核心目的是什么,一定是要有利他有價值。這樣的話,不管面對什么變化,你一定能夠生存下去。
鐘葉青(歐萊諾門窗)

對于這幾年的門窗行業的變化,我是比較有感觸的。一個是地推方式的變化,從2018年開始,就有企業在逐漸摒棄最傳統的地堆方式。之前,我們是靠業務員背著包去沖市場;現在,我們是通過線上和資源平臺提供的信息進行引流,尤其是2020年開始就全面加速了。門窗行業包括我們歐萊諾,在抖音這些互聯網新工具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
另一個是心態上的變化。以前,生意稍微好點,大家就拼命擴廠房,把廠房擴得很大,把租金拉得很高,但是它的效率誰也不知道。現在,疫情之下,很多老板都就務實了,他們回歸到企業的本質,圍繞著效率和效益去做提升,想辦法去推動定制門窗的自動化,或者說是半自動化,不再像以前那么粗放。
疫情有不好也有好。不好的是它讓我們的日子難過了。好的是它加速了我們行業的洗牌和企業的升級轉型,讓我們更加規范化,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
如果沒有這種大的波動,還是按照以前的老傳統打法,我們這種新興企業想進入頭部一線品牌陣營,我覺得壓力好大。現在對于歐萊諾是個機會。疫情這幾年來,我們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從疫情前的3000來萬的營業額,到了今年可以挑戰1.2個億,上個月訂單量還是暴增的。由此可見,疫情對于企業,也是個機會,就看你怎么樣去玩。
邱聯和(洋和家具)

我們公司主要做紅木家具的,高中端的產品都有,已經做了10多年時間。疫情對我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的沙發一套賣價大概在100萬元左右,這方面的購買力只有提升,是沒有下降的。可能是銷售端不一樣,但市場的蛋糕還在這里,通過抖音或者設計師介紹客戶過來的還是在增長。新的營銷方式我們也在關注。
范福榮(恩牌衛浴)

我們是出口型的企業,在疫情期間接單能力是不用擔心的,交付這一塊反而是對企業最大的挑戰。
比如說你現在你接出口單,可能三個月以后一次交貨,怎么提高企業的效率,怎么去控制成本,怎么去把控你的變數,像材料成本、匯率和運費的上升,就是對一個企業很大的挑戰。
因為疫情我們在產品渠道這方面已經是變化比較大,終端客戶需求的關聯度也越來越高。比如說定制那一塊,從巖板到家具、沙發、各種柜體,其實都是不斷在整合進整體家具里面了。還有一個是渠道,包括跨境電商、品牌出海等等,都是我們現在主要關注的幾個點。
陳新(擇希家具)

我們以軟體類家具為主,目前的主要渠道是傳統直營店,也有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這次疫情,對我們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一個可能是因為這兩年來,我們跟很多設計公司、整裝公司、軟裝公司以及房地產商在合作,提前給他們素材和模型,為他們設置套餐,將產品做到前端去了。相對于陶瓷、衛浴、門窗來說,家具是屬于后端產業。不過,消費者來選購家具的時候,設計師們會根據風格進行相應的引導。
另一個方面,可能是因為我們產品的風格跟現在90后比較匹配。我們產品傾向于設計類。今天過來參加活動,是因為看到我們有很多客戶也開始在轉型了,他們開始在做全案了,我看看能不能整合些資源,大家一起來玩。
疫情對行業展會的影響倒是比較大。按原計劃,3月初,廣州、東莞、深圳、龍江都會有世界級的家具展會,但是由于疫情,展會取消了。像龍江這邊的企業,多是以營銷型為主的,開展廳就有幾千上萬家,而且展廳也做得很大,基本上是3000平米起步,最大的有1萬多方,就是展廳租金也讓人頭疼,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尋求轉型了,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方法將產品滲透到前端的領域去。所以,大家會看到龍江這邊在做直播和視頻號和可能會多一些。
田峰剛(諾寶瓷磚)

我僅從個人的角度談一些看法。我認為在螺旋式的發展變化過程中,一些成功者可能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沒有想著去擁抱變化,所以導致我們有一些不上不下的企業不上不下的品牌現在就過得很難。以前一年能做10個億的企業就可能啪地掉到1個億去了,因為溫水煮青蛙把你煮掉了,所以這種擁抱變化的思維是很重要的。
從宏觀從微觀從整個全球來講的話,它都在變,但是它是螺旋式變化的。我也擔心這種變化,我們現在做的還算不錯,不管是我以前的工作來講或我的企業來講,這不錯,是因為一直有危機意識,一直在觀察怎么變,從哪里觀察,就是觀察中央的政策,走向中央的政策走向會走下去,跟全球的這種政策走向是有一定的差異化,差異在哪里?優勢在哪里?我們再從中去尋找機會。
以后國家肯定是扶持每一個品類前面那批優秀的企業,它們才是中國的未來。它可以有定價權,可以去跟國際競爭。
如何讓你的產品能賣出價值出來?我們對消費者最負責任的做法,最好的服務就是讓消費者把你的產品用在家里很放心,一輩子甚至兩代人三代人,這個產品的花色沒有過時、質感還是很漂亮,你在二次裝修的時候還舍不得砸掉瓷磚,這才是最好的服務。把產品做好、用心做好產品才是對消費者最負責任的做法,也是服務全部的核心。當你產品做得最好了,產品都不過時了,消費者是不希望你有什么其他服務打擾他的,這時所有的服務都是多余的。
關燦成(萊麗莎壁布)

疫情雖然是第三年,但我們公司作為走高端路線的品牌,還是處在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因為我們的產品主要屬于中高端群體改善型的消費產品,就意味著一些現在手里有錢又追求品位的業主,會繼續選擇我們。因為疫情的影響,商場流量非常小,在疫情爆發第一年的時候,我們也是反應速度非常快,做起了線上直播去引流,效果也比較明顯。我們今年公司內部一個是加大線上線下整合,通過抖音營銷,包括直播短視頻去推廣產品,讓更多的消費群體了解到高端的墻布。
再一個在產品上,我們是大力的去開發有品牌文化、有品牌調性的產品,創新花型花色包括工藝等等,我們認為真正有需求的消費者不會在意你那一點點價格的變化。
王珊珊(金牌衛浴代表)

衛浴是個剛需產品,從這點看衛浴的市場份額其實并沒有什么減少。但是由于疫情的影響,消費者的決策路徑跟購買路徑可能發生了轉變,衛浴市場的蛋糕被重新分配了。以前市場好,只要我有產品,不管你男女老少,總有一個人會選上我對不對?但是現在市場變了,消費者變了,你也得跟著變。金牌衛浴也在變,一是專門開設了線上的產品線。其次是在宣傳推廣渠道方面,當下的消費群體在選擇品牌和產品時,更重視上網找網紅推薦款、看種草,所以我們將抖音直播、小視頻、小紅書等用了起來。再次是在生產方面,我們推出高端定制服務。這就是我們金牌衛浴應對市場變化的做法。我們要更精準的知道消費者是誰,而且還得比同行先找到他。
徐志明(世紀濱江)

房地產跟家居建材不一樣。一些頭部企業經過調整之后,它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一些小企業,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規模,又沒做好成本控制,它可能慢慢的就被優勝劣汰了。但是整體來看,我們還是非常看好這個行業的,未來會有一個穩定的調整期,而不是像有些人以為的惡化下去。我認為這個行業會慢慢的聚攏,一些優秀的企業也會慢慢的去做調整。
疫情以來,碧桂園一直在穩健的增長,這得益于2019年的調整。首先是回歸主業,關注業主,把產品和品牌做好,把內功練好。對于衍生出來多元化的例如新零售、農業、衛浴公司這些,我們會相對的更謹慎些。其次是提升物業,除了基本的三保以外,我們還在想辦法增加社區的價值,增加客戶的粘性。再則是服務外延,比如說市政類的環衛,政府工程物業服務,配合政府舊區改造等等。
未來,我們和各位材料商家將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碧桂園已經有5500多萬的業主,這么多小區,而物業就是他們解決裝修升級和消費需的一個端口,我們要慢慢的讓他有這個依賴性,不知道這對不對?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嘉賓觀點根據錄音整理,未經發言嘉賓審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