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達上半年營收56.51億,凈利21.21億,同比大增417.97% |
瀏覽量: 1371 日期: 2022-08-16 17:30:49 作者: admin 來源: 陶瓷信息精選 |
8月13日,科達制造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陶Sir從公告中得知,今年上半年科達制造營收56.51億元同比增長23.98%,凈利潤21.21億元同比大增417.97%。
此外,科達制造戰略投資的藍科鋰業也表現不俗,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2.58億元,凈利潤達36.85億元。藍科鋰業為科達制造的凈利潤帶來了16.06億元的正向影響。
建材機械+海外建材+鋰電材料 三大業務支撐56.51億元營收
公告顯示,科達制造今年上半年營收56.51億元,業績持續創新高的原因,是其向內立足研發升級,復制制造優勢跨領域發展,向外加快全球化布局,推進建材機械及海外建材的本土化運營,并基于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支持鋰電材料業務的產能建設及釋放。其中建材機械營收29.29億元,海外建材營收15.26億元,鋰電材料營收5.82億元。
第一,建材機械方面。上半年科達制造在國內一方面抓住客戶在天然氣及用電的節能需求,針對厚磚燒成的難題,創新了多層干燥、提前氧化、采用加強傳動等多項技術成果,同時通過DDI4.0-A智能管控系統等技術,迎合了客戶改造落后產能的需求;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陶機械產品的跨領域發展,開展鋰材料輥道窯、高端中大型鋁型材擠壓機等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引擎。
在建材機械的海外業務方面,上半年科達制造在東南亞、中東、南美洲、非洲等市場業績較去年同期保持增長,而且在土耳其、印尼等市場的多個整線項目集中投產,樹立了海外智能整廠新標桿。 第二,海外建材方面。作為非洲地區重要的瓷磚生產供應商,科達制造和戰略合作伙伴持續縱向擴建非洲瓷磚產能,并橫向擴展至潔具和玻璃領域。目前其在非洲已建成6家陶瓷廠共14條瓷磚生產線,已經覆蓋超過3500個銷售網點/經銷商,上半年的瓷磚產量超5400萬㎡,并出口至烏干達、馬拉維、多哥、貝寧、布基納法索、秘魯等多個國家。 在非洲,科達制造還有在建的瓷磚生產線5條、潔具生產線2條,這些生產線預計于2023年陸續投產,屆時將合計擁有19條瓷磚生產線,年產能將突破1.5億㎡大關;而2條潔具生產線的年產能達260萬件。 此外,科達制造在坦桑尼亞還規劃了浮法玻璃項目。其目標是要構建“陶瓷+潔具+玻璃”的產品架構,發展區域逐步從非洲向南美及亞洲市場適當延伸,發展為海外建材業務板塊。可見其海外建材業務也并非局限于非洲,而是和建材機械業務一樣放眼全球。
第三,鋰電材料板塊。科達在福建和安徽布局了自營的負極材料業務,全部建成后將成為東南地區的重要供應商。此外,其戰略投資的藍科鋰業表現出色,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2.58億元,凈利潤達36.85億元。
上半年凈利潤21.21億 藍科鋰業正向影響16.06億
今年上半年,科達制造實現凈利潤21.21億元同比大增417.97%,其中藍科鋰業為其凈利潤帶來了16.06億元的正向影響。 2022年6月,藍科鋰業全線貫通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具備1+2萬噸/年碳酸鋰產能,碳酸鋰日產量穩定在100噸以上。上半年,藍科鋰業生產碳酸鋰產品15,253噸,銷售15,004噸(電池級碳酸鋰上半年均價達44.5萬元/噸),為科達制造帶來17.9億元投資收益,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帶來16.06億元的正向影響。 目前,股東各方正積極推動藍科鋰業的優質經營及后續技改項目,爭取在既有規模下釋放更多產品增量,進一步提升市場供給,助力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科達制造還在福建、安徽基地正積極構建“4萬噸/年石墨化-2萬噸/年人造石墨-1000噸/年硅碳負極”的產能布局,其中福建子公司負極材料工廠一期4萬噸/年石墨化及1萬噸/年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項目將于今年下半年建設完畢。 今年3月底,科達制造子公司福建科達新能源一期項目中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裝置生產線二線、三線已建成投產,實現石墨化加工產量約5000噸,人造石墨生產線一線投產并逐步釋放產能。并正在同步啟動福建工廠二期5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的產能建設,而且還在進行選址籌劃負極材料三期項目,全力推進負極材料一體化產能建設,逐步發展成為中國東南地區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重要供應商。 科達制造在公告中表示,其堅定看好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長效發展,密切關注優質整車及電池廠家的投資機會,未來將適時開展相關戰略投資,讓“鋰鹽+負極材料業務”與戰略投資的整車、電池行業實現協同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