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以后,陶瓷行業銷售形勢急轉而下,不少產區開始停窯減產。近日,《陶瓷信息》對江西、山東、四川、福建、河南、河北、山西、廣西、云南、重慶、貴州、安徽、湖南、江浙滬、黑吉遼等建陶產區生產線開工及停產情況進行了匯總統計。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建陶產區約有超200條生產線已進入停產狀態,主要由成本增長過快,同時市場疲軟,疊加夏季限電和環保等多重因素引起。 在停產的品類中,以西瓦類產品居首,瓷片、外墻磚、拋釉磚等亦有較多的生產線停產。 19個省市停窯情況匯總 大部分產區停窯率超過10% 6月份以來,占江西產能近70%的泛高安產區(高安、宜豐、上高),受銷售和成本的雙重壓力,部分企業開始停窯。 截止目前,江西泛高安產區,瓷磚生產線停窯數量達20余條(高安共有160余條生產線、不含西瓦),停窯品類主要為800×800mm拋釉磚、拋光磚以及仿古磚、瓷片等。 據了解,造成高安產區陶企停窯的主要因素是生產成本過高和庫存壓力較大。停窯的廠家大多是有2-3條生產線的,停1條線;有3-4條以上生產線的,選擇停1-2條。 
在山東產區,目前共有15條生產線處于停產狀態,停產生產線主要分布在臨沂和淄博產區。據最新統計數據,臨沂目前有35條生產線,淄博有80條生產線,停產率超過10%,停產原因主要是銷售不暢,庫存壓力增大。 四川產區共有建陶生產線186條(含西瓦、小青瓦)。《陶瓷信息》從供應商、陶瓷企業處多方了解,目前四川產區大致有50條生產線停產(停產生產線以西瓦居多),主要原因是市場淡季和環保。有企業表示:“近期市場銷售較淡,整體產銷率不到70%。” 云南產區共有38條生產線,目前約有12條生產線停產,停產原因主要有銷售不暢、庫存壓力大、限電,疫情影響、出口受阻,原材料漲價、成本高企等。 河南、河北、山西三大省份共有建陶生產線227條,目前三大省份共有43條生產線處于停產狀態。停產原因主要是,進入6月份以后,原材料成本暴漲疊加銷售下滑,個別企業已經瀕臨爆倉。 多家陶企向《陶瓷信息》表示:“當前產銷率僅有70%,庫存壓力較大。” 廣西藤縣當前共有44條生產線,其中18條生產線停產。停產的主要原因是限電,其次是市場疲軟、窯爐改造。停產時間是,7月初停了9條生產線,7月14日晚因限電,再停9條。 
2021年福建全省正常經營的建陶生產線約400條,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約有超40條生產線停產,陸陸續續還將有更多的生產線計劃停產。 安徽省共有建陶生產線49條,其中瓷磚14條,西瓦35條。目前全省已停產20條生產線,其中瓷磚4-5條,西瓦、青瓦約15條。停產原因是,整體銷售不暢,西瓦嚴重供大于求。 江蘇、浙江、上海三省市共有建陶生產線41條,其中瓷磚21條,西瓦、青瓦20條。截止目前,已停產5條生產線,停產原因是”成本增加,銷售不暢”。 貴州、重慶兩地共有生產線50條,其中瓷磚33條,西瓦17條,目前已停產5條生產線。停產原因是“庫存過大、計劃轉產、設備檢修”。 湖南產區相對廣東、江西、湖北等周邊產區而言,整體規模不大,停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岳陽一帶,企業單線產能普遍在2萬平方米左右,再加上與廣大企業有貼牌合作,銷售壓力相對較小,目前瓷磚生產線停產的不多,主要是西瓦品類停線較多。 東北三省目前可以正常經營的建陶生產線共計82條,目前已停產6條生產線,多集中在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產區,停線原因一是銷售趨緩,另一個因素是當地環保督察的力度不斷加碼。 作為東北最大陶瓷生產基地,遼寧法庫產區總體表現平穩,已建成的55條生產線中,實際開工48條,但價格戰激戰正酣,特別是地磚產品,近兩個月價格持續下降。 陶企停產“三座大山”: 成本暴漲、銷售遇冷、限電 《陶瓷信息》了解獲悉,綜合來看,當前逼迫陶企停產的主要是“三座大山”:各類成本暴漲、淡季銷售壓力劇增,以及限電。 近日,全國多個產區天然氣價再次暴漲,并創夏季氣價新高(詳見:4.3元/m3!多產區天然氣價“瘋漲”,部分陶瓷廠減產停窯),陶企壓力再次陡升。 
不僅氣價、煤價上漲,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更是不容小覷,硅酸鋯、碳酸鍶、有色金屬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調。 “自今年以來,每噸原料價格已上漲20-30元,而瓷磚又漲不上去。”山東淄博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陶企負責人坦言,“主要是磚賣不動,現在誰一提瓷磚漲錢,客戶立馬就跑。” 如果說開年至5月陶瓷廠生意火爆,還有利潤支撐。那么6月份以后,全國瓷磚銷售形勢急轉下滑,價格戰愈演愈烈,則直接逼停了不少生產線。據《陶瓷信息》了解,目前全國大量陶企產銷率不足70%,個別品類產銷率甚至不足50%。 此外,在廣東、廣西、云南等產區,限電也導致很多陶瓷廠不得不停產。 廣西桂平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從7月底開始,桂平陶瓷廠直接被要求停電十多天,十幾條窯爐直接就停產了,這對陶瓷廠影響太大了。” 盡管福建天然氣價格目前暫未上調,但停產生產線數量卻較多。據了解,作為全國第一大外墻磚生產基地的福建泉州,當前有100多條正常運營的外墻磚生產線,但很多庫存已經爆倉,外墻磚生產線停產率超過20%,且陸續還有生產線停產。 “外墻磚本來就1塊多錢利潤,成本大幅上漲以后,利潤都沒了,稍微沒做好就得虧本。”泉州南安一家大型陶瓷企業負責人告訴《陶瓷信息》,目前福建的很多外墻磚生產線都在改造,計劃轉產其他產品,而福建的強勢產品地鋪石、木紋磚等價格戰亦十分激烈。 不惟外墻磚,《陶瓷信息》了解到,全國各大產區內墻磚也同樣面臨爆倉壓力,其他地磚品類,產銷量亦不盡如人意。 “我們現在生產還好,訂單也還好,就是成本頂不住,如果天然氣價格再這樣漲下去,也會考慮停窯。不生產還好一點,生產反而還虧錢。”廣東肇慶一陶瓷企業生產負責人無奈說到。 (本文轉自陶瓷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