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x1800mm產品,早期在行業多以“大板”形式呈現,主要走高端家裝渠道,定位高利潤的零售產品。 早在2015年前后,就有一些產區或企業推出該規格,因規格大、價格高、生產廠家少、推廣難度高、空間適應性不強等原因,900x1800mm自推出后始終在市場上處于發酵期,所以在消費者中的普及率也并不高。 2019年巖板開始風行,900x1800mm迎來爆發性的成長,此時的900x1800mm廠家多數走家具廠、加工廠、石材商等渠道,將900x1800mm定位巖板產品進行推廣,產品主要應用在餐桌桌面、茶幾臺面等場景較多,一時間大有取代傳統材料之勢,也讓更多的廠家或經銷商開始關注900x1800mm產品。 
但在瓷磚經銷商的銷售體系,900x1800mm仍然不慍不火,甚至曲高和寡,能夠走量的仍然是750x1500mm、600x1200mm和800x800mm等產品,900x1800mm僅僅在背景墻和大空間場景受到青睞。 市面上900x1800mm主要有巖板坯體和瓷磚坯體兩種產品,雖然這兩種產品本質差異不大,但價格差異目前還是較大,消費者往往也分不清楚兩者之間的差異。 巖板坯體以純色白坯(白度約40-60度)或純色灰坯、純色黑坯為主,瓷磚坯體主要以普通陶瓷坯(白度約20-40度左右)為主,部分是混色料的假通體和小部分顆粒、布料的真通體,相對來說巖板坯體的成本高于瓷磚坯體。 多數900x1800mm產品表面工藝以干粒拋或拋釉面、仿古面為主,部分仿古面產品還結合數碼釉、功能墨水和效果墨水,面釉和坯體的結合更加一體自然,質地和觸感也更加豐富逼真。 巖板坯產品主要使用在桌面、臺面、茶幾等場景,也有人使用在家裝場合作為瓷磚或背景墻鋪貼。 這類產品紋理多以無限連紋單個面為主,圖案紋理的跳躍性較強,花色以雅士白、卡拉拉、勞倫特、黑白根和灰色大理石為主,對于產品的通體效果、加工性能、表面耐磨度等要求較高。 
瓷磚坯產品多用于家裝地面、背景墻等空間,當然也有人作為巖板來做家具材料或臺面板使用。 這類產品紋理以任意自由連紋、定位無限連紋居多,圖案包括流行的大理石、奢石、山水畫以及巖板圖案,花色以淺灰、中灰色、深灰為主,無限自由連紋形式較多,圖案紋樣相對更加平淡,色調相對更加柔和,對于坯體和面釉的結合度要求沒有巖板那么高,但大致效果不相上下。 900x1800mm的產品厚度多為12mm、9mm左右,也有部分企業做11mm或6mm,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上,都能滿足相應的功能需求。 無論從功能性還是裝飾性角度來看,900x1800mm規格都是相對合適的產品規格。比如使用在家具材料上,它的尺寸和餐桌、茶幾這些面板的標準模數幾乎吻合,不僅性能更高,而且也浪費更少。 使用在家裝空間上,裝飾效果相比750x1500mm、600x1200mm、800x800mm等規格,不僅更加大氣、奢華,而且在裝卸、搬運、進樓、加工、施工等方面,要比石材以及大巖板更加便捷、實用。 可以說無論作為家具材料還是家裝材料,900x1800mm都是相對比較完美的巖板或大規格產品。 
隨著巖板和大板的深度融合,大規格陶瓷產品應用的進一步普及推廣,900x1800mm產品也必將被更多的消費者青睞和接受,無論是巖板體系的渠道商,還是瓷磚體系的經銷商,對于900x1800mm的銷售和備貨能力都在大大加強,而不再是抱持觀望或試水的心態,900x1800mm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市場銷量必將進一步提升,陶瓷產品的尺寸和規格也將朝著更薄、更大的趨勢繼續發展。 至于有人糾結巖板的坯體和瓷磚是否有差異,銷售的渠道和價格是否有差異,個人認為這些問題見仁見智,越是好的產品越是會有爭議,越是好的產品越是有待市場的檢驗,我們不妨讓子彈繼續飛一會兒,最終讓消費者和銷量給出最真實的答案。 作者|石榮波 協進企業市場總監、資深陶瓷產品人 原標題:900×1800mm產品淺談 (文章轉自陶瓷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