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電”,已經嚴重影響了陶企的正常生產。今年7月份以來,全國多個陶瓷產區發布“限電令”,采取錯峰生產、指標分配或者工業企業停限產等方式,緩解用電緊張。 近日,《陶瓷信息》不完全統計,19省市已有超200條陶瓷生產線停產,限電是導致停產的主要因素之一(詳見:成本暴漲、賣不動、限電……19省市超200條陶瓷生產線停產)?點擊即可查看詳細內容。 南寧武鳴區8月4日-31日 暫時停止陶瓷企業生產用電 8月4日,廣西南寧武鳴區有序用電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暫時停止陶瓷企業生產用電的通知》。 
《通知》顯示,自2021年5月以來,氣溫持續升高,居民用電攀升,煤炭價格上漲,火力發電電廠發電量減少,雨水少水力發電嚴重不足等因素影響,為實現有序用電工作要求,涉及高耗能的建材企業、水泥、化工、鋁合金、鋼鐵等企業均被列入錯峰范圍。 經南寧武鳴區有序用電領導小組研判,決定從即日起至8月31日,暫時停止陶瓷企業的生產用電,各陶企要按照相關工作要求做好員工安置及機械設備的檢修工作,待用電負荷緩解后,再通知企業復工復產。 這意味著,廣西南寧武鳴區陶企生產線從8月4日-8月31日須停產,停產時間共計28天。 根據“陶業長征——中國建陶地理調查2020中國瓷磚產能報告”調查數據顯示,南寧市武鳴區共有10家陶瓷磚生產企業、14條生產線,產品類型以瓷片、仿古磚、拋釉磚為主,且大多數陶企僅有1條生產線。突然停產,對當地企業而言,影響較大。 有當地業內人士表示:“武鳴當地陶企主要以做瓷片為主,單線產能不大,本身瓷片市場空間就越來也小,再加上今年煤炭價格瘋漲,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現在又遇上限電,很多企業承受不了,停產是無奈之舉。再加上武鳴周邊產區大規模發展陶瓷產業,優勢更明顯,武鳴產區陶企的生存壓力就更大?!?/p> 除此之外,停產后陶瓷廠工人的安置、設備的維護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對于陶瓷企業的生產而言,必須保持“連貫性”、“穩定性”,窯爐持續開開停停,不管是對生產還是設備的后期維護,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十余省份已啟動停限電計劃 多產區陶瓷企業生產受影響 不惟武鳴,據《陶瓷信息》了解,今年來廣東、廣西、云南等多省份陶企因電力供應不足,生產受到較大影響。 廣東省自5月份以來,用電需求持續攀升,佛山、清遠、肇慶等陶瓷主要產區,不少陶瓷生產企業及上游配套企業均收到通知,開始執行“錯峰用電”(詳見:漲價剛來,限電又至!廣東多地陶瓷、配套企業執行錯峰用電)。?點擊即可查看詳細內容 而在廣西,藤縣已有18條生產線停產,主要原因也是限電。停產時間是,7月初停了9條生產線,7月14日晚因限電,再停9條。廣西桂平亦有業內人士透露:“從7月底開始,桂平陶瓷廠直接被要求停電十多天,導致當地十幾條窯爐停產?!?/p> 據國家電網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的用電負荷及日均發電量都已突破去年夏季最高峰!2021年上半年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5%,15個省市用電增速超過17%,其中江蘇、廣東、江西、浙江、云南、湖北、西藏這7個省區增速超過20%。 電力負荷過高,加上臺風、洪水等災害影響,近期國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用電量、停電檢修、上調電價等緩解措施。 據公開資料,目前全國已有內蒙古、浙江、安徽、河南、江西、江蘇、云南、廣東、廣西、新疆等15個省份啟動停限電計劃。除上述地區外,還有多個地區出現不規則停電。 在各建陶大省,河南為保證煤電供應,要求省內所有煤礦生產電煤不得銷往外地;為保證居民生活用電,省內部分企業及工業用戶停止生產,嚴格遵守用電秩序。江西自2021年7-12月試行電力分時段交易“基準上限價格+浮動機制”。 廣東自5月份起多地發布錯峰輪休通知,要求特定時間停止一切生產用電。廣西梧州、玉林等多地企業接到通知,稱限電預計維持2個月(7-9月),用電負荷將降低30%,不少企業面臨減產。 云南自7月15日起,部分工業企業實行錯峰生產,只有晚上可正常或低負荷開工,也有陶瓷企業的正常生產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文章轉自陶瓷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