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形態的解析陶瓷是一種人工制造的器物, 它身上體現著人的知識、能力、技巧, 更涵容著人的情感和要求。現實社會生活中, 在基礎的、初始的層次上, 陶瓷文化的內涵與陶瓷這種器物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而在發展了的形態上, 兩者又是可以并在實際上存在著區別和分離的。如同其他文化形態一樣, 陶瓷文化也有著三種存在形式: 實物形態、環境形態和觀念形態。 陶瓷文化的基礎和本源是產品形態陶瓷產品中涵容和寄托的陶瓷品牌文化, 首先同產品的使用功能結合在一起。在這個意義上, 所有陶瓷制品無一例外地都是用來滿足人的生活和生產需要的。其次, 陶瓷文化的產品形態同產品的經濟功能結合在一起, 成為實現陶瓷品牌產品作為商品所承擔的價值增殖、資本積累功能的重要手段和條件。一個陶瓷品牌企業在謀劃陶瓷文化時, 都會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正因為這樣, 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將提高產品技術和文化含量作為資本增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沒有價值增殖功能的陶瓷制品, 對于企業而言, 是沒有意義的, 也就談不到什么文化含量的存在。再次, 陶瓷文化的產品形態還體現在產品的藝術要素所承擔的審美功能的實現上。遠古先民們已經開始對陶器進行美化和裝潢, 于是幾乎與生俱來地陶瓷便擁有了審美功能。后來出現了滿足人們審美需要的藝術陶瓷。繪畫、書法、色彩、形制等歷來屬于藝術范疇的審美要素, 都被用來裝飾、制作陶瓷品牌制品, 使得陶瓷產品的文化含量得到了極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