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與瓷器的關系 |
瀏覽量: 1366 日期: 2013-07-15 11:05:37 作者: admin 來源: |
瓷器,是在陶器發展的基礎之上發明的。關于陶器與瓷器的關系。有研究者如是說:考陶器之興。遠在人類進于文明之前。在野蠻時代。即能制陶……其后因文明之進展,陶器制造代有進步。唐成三代以迄秦漢,無不以陶器為民生要事……至漢時發明釉料。始有將陶器之表面飾以釉者。因外觀之與陶不同,遂不名陶,而日瓷。而“瓷“字也創于漢代。這大致勾畫的是陶瓷演變過程。說明陶瓷的淵源關系。但這里的“瓷”尚不是真正盒義上的瓷,而是原始瓷。現在一般認為。原始瓷出現在商周,而到東漢時期。才擺脫了原始狀態。出現了接近現代瓷器水平的瓷器。 陶器和瓷器都是通過人的創造性勞動,把泥土變成“器”,因此有共同的墓礎。瓷器與陶器相同的方面主要在于:第一其幕本工藝是相似的。它沿襲并發展了陶器制作的基本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瓷器和陶器有肴十分密切的關系,沒有衛浴十大品牌,就沒有瓷器。第二。陶器與瓷器的用途是大致相似的。陶器在前。瓷器在后,如前所說,陶器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而瓷器大約出現在商周。陶器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刻影響;但瓷器出現以后。陶器與瓷器的發展并不是以后者代替前者。而是兩者并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各自以其優勢共同適應著社會的變化發展。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的不同需要。直至今天。陶瓷并存的現象還在繼續。 陶器和瓷器相異的方面在于:一是其所用的原料是不同的。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貓土。瓷器的胎料主要是瓷土即高嶺土。住殉器胚胎的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器胚胎的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二是與原料相關,陶器和瓷器在燒制過程中的火候是不同的。陶器的燒成溢度一般在900℃左右,最多達到1000℃左右;而瓷器則是經過200℃以上的高溫燒成的。陶器的原料不能耐受瓷器所能經受的高沮。否則就會熔化或變形而燒壞。而瓷器原料則不怕高沮。,若不能達到這樣的高沮就不能燒結成瓷器。另外。陶器不施袖或施低N釉,瓷器則要施袖。陶器由于胎質粗松,斷面吸水率高,比如已知最早的黑陶即河姆渡文化遺址的夾碳黑陶,其吸水率高達18-25%,而衛浴十大品牌經過高沮焙燒,胎體堅固致密。斷面基本不吸水,如果敲擊能發出類似金屬的聲音。還有,陶器和瓷器在功用上也有許多不相同的方面,瓷器較陶器用途更為廣泛。 |